今年的10月2日对于朔州人来说,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38集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说的还是咱朔州右玉的真实故事,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儿。一时间,朋友圈里说的,见了面聊的,电话里提到的都是这个事儿……

威远镇传习所收看电视剧

  前几天,吴建文就看到了朔州新闻网的预告。播出当晚,他早早地便坐在了电视机前。“这是我爷爷他们的故事,我要一集不落地看完。”吴建文的爷爷就是当年决战黄沙湾的一员,尽管电视剧刚刚播出两集,但是看到剧中右玉县漫天的风沙,想到爷爷当年植树造林的不易,吴建文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部剧不仅是对爷爷那一代人的追忆,更是他们为了过上好日子誓把黄沙变绿洲的‘右玉精神’的最好体现。”

  “电视剧拍得真实感人,那一幅幅当年的画面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格外亲切。右玉之所以走到今天,就是这些县委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种树。正是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才带出了好的作风!”今年74岁的王德功是右玉县政协原主席,他不仅见证了家乡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的蜕变,也见证了右玉精神的诞生。将右玉近70年的奋斗史搬上荧屏,依然带给他很多感动。

  “太感动了,看后我是心潮澎湃!右玉为什么能从‘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就是因为我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定信念、战天斗地,才创造出了人类奇迹。”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立平说,“流血流汗甚至是付出生命也要大搞植树造林,就是想挖掉穷根,甩掉穷帽。虽然我县8月份已退出贫困县,但在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上,还需要加倍努力。下一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已脱贫的要巩固、未脱贫的要攻坚、整体上要提升’思路要求,认真落实好《右玉县脱贫巩固提升三年规划》,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培育扶贫产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

  “在同庆祖国69华诞的特殊时刻,把右玉作为一部电视剧的核心故事搬上央视荧幕,我们作为右玉人感到异常激动和自豪。”右玉县威远镇镇长武海滨激动地说,“电视剧以真情的演绎再现了右玉的过去,以及那段岁月里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过往的奋斗弥足珍贵,今日的成果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决心和信心!”

  “说实话,看了《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我当时的眼睛是湿润的。右玉县老一辈领导干部带领全县人民不懈努力、迎难而上绿化家乡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种精神,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年轻一代干部戒骄戒躁,真正把右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与百姓心连心的内涵要义践行到工作中去。”白头里乡党委副书记付生伟说。

  年轻的刘杨虽然对那个时代的环境不太了解,但是他对电视剧的品评还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讲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做背景,先天就有一股正气在,更难得的是剧组聚集了一群好演员,资深实力派演员黄品沅刚毅的脸庞看着就是干事创业的好干部,年轻演员也都不是时下流行的那种网红脸,不仅长相、气质蓬勃有朝气,就连在剧中干起植树造林的农活来,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也把整部剧集的时代氛围和那个时代青春应该有的样子都真实地还原了出来” 。

  市民周东鹏说,“作为一个朔州人,这部电视剧反映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能在中央一台播出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会一直收看下去。”

  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广大市民深以“右玉精神”为自豪。市民刘晓峰说,右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次以右玉精神为题材的电视剧登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作为右玉人满满的自豪。他感觉右玉再一次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这对于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积极作用。

  市民赵琨说,央视是一个很高端的平台,希望右玉能够更多亮相央视,希望更多人了解右玉,关注右玉。作为右玉人他很骄傲,也很自豪。

杀虎口风景名胜区乡村干部观看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

  广大农村百姓也在第一时间观看了电视剧。10月3日晚,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马营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挤满了老百姓,大家紧盯电视屏幕,随着故事情节或凝神屏气,或拍手叫好。

  “我老汉将近80岁了,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咱右玉的东西,太了不起了!”

  “咱右玉上了中央一套,这下可要火了。”党支部书记朱义,“我们要借助电视剧的热播,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提升农家乐档次和水平,通过举办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全面打响马营河乡村旅游品牌,让乡亲们都吃上‘旅游饭’。”

  在大同创业的王浩新看到右玉的画面后也非常兴奋,他笑着说:“上午看到央视播出的预告片,不过瘾,晚上就和老乡们一起观看。真的好幸福!作为一个右玉人太自豪了!”

  “太震撼了,真是太了不起了,没想到在那样的环境下也能种活树”,刘刚是来朔州投资兴业的南方人。“我去过右玉,那里现在树种得很多,环境也特别好,感觉和我们那里也差不多,也听过右玉老人们说过当年右玉的恶劣环境,但是听说归听说,没有对比性,也就没有太直观的感受,这次听说《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要在中央台播出就特别想看一看,没想到那时候的右玉会是这样的环境,右玉人民能把当年的黄沙变成现在的绿洲,实在是了不起”。

  今年已经70多岁的大同籍退休干部李舜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来右玉工作,听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也让孩子们跟着一起看并为他们讲解,了解现在的美丽右玉是多么来之不易,他说自己要好好珍惜这份成果,期待右玉一天更比一天好。

  老干部赵明旺说“能够把右玉种树的事拍成电视剧我感到非常高兴。那时候每到春天,全县的干部职工和群众的主要工作就是植树,苦点累点都没什么,最主要的就是怕刮大风,种下的树苗一场大风下来基本上就剩不下几棵了,为了把风挡住,确实没少下功夫动脑筋,后来就发明了‘穿靴、带帽、扎腰带’这些办法,才把风挡住,保证了树苗基本的成活率。”

  正值国庆黄金周,来右玉旅游的游客也纷纷“点赞”。天津游客付丽琼说:“在央视看到右玉的电视剧感觉很震撼。这几天旅游,感觉右玉果然名不虚传,风景很美。特别是看了电视剧,又在网上认真搜索了右玉,发现这里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没有去,我们打算在右玉再转转,再看看,多玩几天。”

网上热议

  不仅是右玉干部群众和游客,广大网友们也对该剧高度关注,在各大网站纷纷留言点赞,表达对右玉的美好祝愿。

  “曾经上学时期每年的植树节全县初中高中学生们都会扛着铁锹去植树,右玉的山坡倾注了每一个右玉人的心血,每一株树苗都是每一个右玉人的植树的纪念,世世代代,代代相传。为我右玉人民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精神点赞!为我右玉更美好的明天点赞!”

  “右玉人见人爱,一片绿意,真的天堂。”

  “巨作,具有时代意义的巨作,右玉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永远传承下去,为这部精品之作点赞。”

  “右玉精神的美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一代接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有这样的干劲儿,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

(文/图   梁泽仁 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