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持续高温,行人出行率较高,且交通违法在整个交通违法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管理难度特别大,特别不按信号灯行驶、横穿公路等“顽症”已成为影响交通秩序的难点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右玉大队从抓宣传教育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行人交通秩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给群众安全出行创造一个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走进社区,加强对县城居民的宣传教育。大队宣教民警深入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切实抓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大量张贴交通安全防范常识,在社区居民散步、晨练场所宣传,通过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把交通安全手册送到市民手中,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深入社区召开交通安全宣传会议,通过讲解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他们利用适当的机会,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辐射效应,形成了共同遵守,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二、走进农村,加强对农村村民的宣传教育。以村委会为单位,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各中队民警定期到农村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宣传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并利用村委宣传栏张贴宣传法规和各类交通事故图片,用血淋淋的事实再现事故现场,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在宣传的内容上力求通俗化、浅显化、亲情化,突出家庭团圆的主题,增加了更多的案例等内容,使广大群众对宣传教育能深刻领会,并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结合“五进”宣传活动,将宣传深入农村偏远地区延伸,教育引导广大民众,购买合法车辆,从事守法经营,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充分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曝光微型面包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面包车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等,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农村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三、走进厂企,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落实专人负责宣传,明确职责,按照企业所处路段拟定宣传计划,采取上安全课、发放宣传资料、展览宣传挂图、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对所有企业进行地毯式宣传。加强部门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针对各建设工地实际,要求各中队积极与相关施工单位联系,在其配合下,在施工工地对务工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的教学和培训,切实提高务工人员的安全出行意识。大队民警走进客运企业,对驾驶员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强化源头管理。民警通报近期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并结合辖区内道路实际情况,向驾驶员详细讲解了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因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危害和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警示广大客运驾驶员要深刻汲取沉痛的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意识,安全驾驶。深入辖区客运公司,与司机们开展面对面的座谈。为大家播放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并现场为大家讲解切实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告诫旅游车司机在夏季行车时一定要杜绝疲劳驾驶、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并督促驾驶员在车内一定要配备安全锤、灭火器等安全设施,以及一旦在行车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等交通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