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古文化旅游区  位于晋蒙两省的右玉与和林格尔、凉城县交界处,北倚古长城,西临沧头河。作为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一代雄关杀虎口是山西的北大门,旅游区于2003年兴建,建有14大景点,古长城、古商贸街、杀虎口民俗旅游区、地方特色食品街、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加工区、自然风景区、晋北风情文化村、游牧民族渡假村、生态风景区、长城历史博物馆、杀虎口旅游新村、万壑层林配套工程等。

杀虎口地处山西省西北端,与内蒙古和林、凉城县接壤,东侧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劈山,自古倚为要塞。清代以前,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南扰中原的入口,也是中原历代封建王朝出兵征讨的必经之路。历代封建王朝都在这里屯兵扼守。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清代以后,杀虎口又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边贸重镇。这里不仅有过“日进斗金斗银”的辉煌,而且是清代中国北方最大商号“大盛魁”的发祥地。

    杀虎口既是军事要塞,又是边贸重镇。因此,历代无数戍边将士,无数文人墨客和无数巨商大贾都曾到过这里,或拼杀征战,或吟诗抒怀,或洽谈贸易。

    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今还凝聚在杀虎口的黄土地上。雄伟壮观的古长城,保存完整的杀虎堡,栉比鳞次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全省罕见的古道敞路坡,全国少有的古桥广义桥,工艺精湛的古建筑马营河乐楼等,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昭示着杀虎口历史的悠久和古老文明的富足。

贺兰插汉  贺兰山,位于右玉县城西北5公里,海拔1599米,相对高差约为300米,因北魏时鲜卑贺兰部聚居于此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在沧头河谷今右卫镇设朔平府(旧称善无川),而贺兰山位于府南,故又称大南山。其山孤峰兀立,高耸人云,直插霄汉。清代文人黑客常来此登高览胜,就将此景称为“贺兰插汉”。贺兰插汉现列为右玉古景之一。有诗赞曰:“北地推山薮,称名独贺兰;孝文曾驻跸,高隐亦盘桓。”“列壑群峦气郁葱,狼烟消尽翠横空。”“恍似飞身霄汉里,山川俱向雾中看。”(清雍正《朔平府志•艺文志》)如今贺兰山旧貌换新颜,满山遍布人工栽植的小叶杨、樟子松、油松、落叶松、沙棘、柠条等,绿化面积达17000亩,林草覆盖率达89%,整座山峰郁郁葱葱,成为人们登高远眺,领略右玉自然生态风光的一大亮点。

出县城顺虎山公路北行西折5公里,便可到达贺兰山底。抬头仰望,山高万仞,陡峭壁立;山坡上人工开凿的鱼鳞坑,层层叠叠,密如天上的繁星,栽植的樟子松、油松、油墨茂盛。由山脚沿着曲折的林荫道盘旋西行,在半山腰的山坳里,可见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遗迹。据文献及残存的碑文记载,此处原建有显明寺,是北魏皇家守护陵寝的庙宇。明代曾两次重修和增建,逐渐形成占地600平方米,包括正殿、东西偏殿、前殿、山门等较为完整的建筑群体。正殿前有两通石碑,一通是北魏孝文碑,另一通为清代重修大南山古刹显明寺碑。据记载,显明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硬山顶,雕梁来栋。琉璃飞檐,气势宏伟,美丽壮观。飞檐下悬一巨匾,上书“大雄宝殿”四个大字。大殿正中央供奉着三尊大佛,右边是未来下世弥勒佛。释迦牟尼与燃灯佛造像高七尺许,相貌端正,庄重肃穆,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分别坐于圆形的莲花座和方形的须弥座上。弥勒佛亦高七尺,袒露胸腹,满脸堆笑,手掐念珠,箕踞而座。东殿,亦称伽蓝神。给孤独长者造像高七尺许,面貌温和,慈眉善目,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坐在方形的须弥座上。十八伽蓝造像高六尺许,武士打扮,神态肃然,分立在给孤独长者左右。西殿,亦称祖师堂,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内塑道教祖师三清天尊。造像均高七尺许,相貌温和,盘腿而坐。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灵宝天尊手捧一个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道德天尊则手拿一反一有阴阳镜的扇子。显明寺的山门外建筑有乐楼,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卷棚顶。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是显明寺庙会的起会日,要唱五天大戏。届时,善男信女,登山朝拜,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从显明寺遗迹再往西行100米,有一条自北而南的深沟,沟的北崖上有一山洞叫神仙洞,相传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曾在此修炼。又传东汉著名道学家严子陵亦曾 于此处修道,所以又称子陵洞。

在沟的出口处西侧,有一条爬山道,曲折崎岖,十分陡峭。爬上沟崖,道路一分为二,一条北折通向山顶,一条西行南折通到坡底的沧头河岸。从苍头河岸直到山顶,坡长2公里,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宜于种植树木。从20世纪80年代始,从山底到山顶修造梯田,实施松树、柠条、沙棘混交造林。如今,林草茂盛,绿树成荫,层层叠叠布满了沟谷山坡。远远望去,黄绿相间,紫蓝有致,如画屏展布,煞是好看。在山坡的半腰中,建有一座观景亭,亭为六角挑檐,琉璃覆顶,梁栋彩绘,造型精巧,别具一格。

由亭北爬上山顶西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化纪念碑,碑高3米,宽2米,黑底白字,上面镌刻着100余位绿化功臣的名字。

从纪念碑东行70余米,是贺兰山的主峰。峰顶上有5座墓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两座主墓位于西边,东西并列,封土壤高6米,周长40米。主墓东侧有陪葬墓3座,封土壤高1.2米,为北魏皇陵及陪葬陵。登上峰顶,举目眺望,群山低眉,公路如带,沧河若练,农田似网,整个右玉大地苍苍翠翠,如诗如画。

牛心孕璞  

牛心山,位于牛心堡村南0.5公里处,海拔1604米,相对高差200米,周长5.5公里。牛心山为火山喷发形成,整座山峰由黑色火山岩构成,远远望去,孤峦高耸,顶平底圆,山呈黛色,宛若一颗巨大的牛心,故称牛心山。又因其黑石异常坚硬,光滑如玉,四周山青水黛,烟霞环绕,将牛心山紧紧怀抱其中,当地人们便形象地将此景称为“牛心孕璞”。

出县城沿109国道东行2公里,折北再行0.5公里,便爬上余官屯村的后梁。站在梁上向北望去,牛心山便呈现在眼前。山呈馒头状,圆顶兀立,酷似日本的富士山。从山的脚底一直通到所在的梁上,有五道岭草原。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过去,荒山秃岭,风起沙扬,一片荒凉景象。后来大面积的种草和栽植树木,使绿化面积达到3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形成一个以草为主,兼有林木的大草原。草原的左侧,是南北贯通的牛心河,碧水潺潺,昼夜不息。河岸绿树葱茏,碧草如茵,山花烂漫。山岭相衔,绵延起伏。

顺着草原新辟的道路一直北行,翻过第五道岭就来到甘泉庄移民新村。出移民新村东行200米,就来到了牛心山脚下,顿觉山势高大险峻,如从平地里长出来的一样,突兀眼前。牛心山石头奇特,全是六棱形,高的有丈余,低的也有一二米,一根一根地抱在一起,看上去既像石柱,又像石林。

爬牛心山似乎没有什么路,四面八方都能爬。但人们习惯从南北两面爬。从北面爬较为省力,因为北坡开有弯弯曲曲的盘山道,汽车可以驶到半山腰。这种登法适合中老年游客。南坡陡峭雄险,是登山爱好者磨练意志,征服自然的天然乐园。如从北面登山,从移民新村西出北折,经牛心堡村南绕到山的东北角,顺山道就可以驱车上山。车到北坡的半山腰,就可清晰地看到山坳间的黑石二峡,其状酷似两只牛眼,又像牛心窍孔。二峡相距不远,面积均在一亩左右,夏不生草,冬不积雪,殊为灵异。从北坡绕到西半坡上,山势变的更加陡峭,只能徒步攀登。不过,脚下有过去依山而凿的台阶,登起来也比较省力。如果选择从南坡登山,只能从山脚下的甘泉庄旧村开始。沿途石头几乎都高出地面二至三尺,须手攀脚登,方能通过,破费周折。一般人爬到半山腰,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在快到山顶的时候,有全部用六棱石头堆砌的人工修筑墙体。墙基一侧便是石阶环形道,直达山顶。举目四望,南面五道岭草原花红柳绿,一望无际;北面卧羊山郁郁葱葱,苍翠层叠;东面老龙山风力发电架密集如林,闪闪发光;西面河谷农田片片,绿网如织,塞上风光尽收眼底。

山顶平呈圆形,面积有三亩大,有古建筑遗迹。清史料记载,这里曾建有文昌阁、玉皇阁等寺庙。庙宇依山势环形而建,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中间地势稍高为中院,东、西、北三面地势相对略低为跨院。西院正殿是文昌殿,供奉着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东西偏殿分别是灵宫殿和瘟神殿。中院正殿为玉皇殿,内有玉皇大帝塑像。东院主殿供奉着东岳大帝。北院为文殊庙。整个山顶庙宇林立,错落有致。每当农历四月初八奶奶庙会,钟声齐鸣,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登山赴会,求子祈福,游春踏青,人如蚁聚。据传清代妙真和尚来到此山,置了好多地,春天种上蔓菁,秋天将其洗净切片,晒干磨成面,和上甜苣菜,制成块块面砖,砌于寺庙四周。十几年后,整个牛心山顶几乎砌满了这种面砖墙。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雁门关外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草根秕糠无处搜罗,人们四处逃荒。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墙派上大用场,拯救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被传为千古佳话。可惜,牛心山上的庙宇毁于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的战火。2010年,牛心乡政府筹资对牛心山上的庙宇进行恢复重建。

牛心山西北部隔河相望的是卧羊森林景区。景区内也有一座孤峰名团山,四周绿树环绕,景色宜人。卧羊山顶青石板上有马蹄印,人称蹄窟岭,据传是昭君出塞时留下的。卧羊山距杀虎口仅20里,昭君深知跨出杀虎口就离开了中原故土,于是鞍马回望。盘桓许久,留下千古不去的蹄印。

牛心山东北5公里处,有一座东西横亘的黑色大山,因其五峰蜿蜒起伏,盘绕而聚,如群龙拱月,故称五龙山。山腰南侧,一根根六棱长条黑石依山壁立,高数丈,如武士森列,顶天立地。其山顶有无数高70米,叶片长25米的风力发电架,密集如林,风叶随风转动,银光闪闪。山脚有清泉溢出,潺潺而下,其旁原有五龙庙,今已废弃,只剩残垣断壁。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里都要举行盛大庙会,附近成千上万的居民,都要来此取水祈雨。

混元流碧  

混元峰位于杀虎堡东3公里处的樊家窑村北,形如天竹,势如须弥,三面环山,唯我独尊。峰东山弯处有一山泉,泉水从石缝中涌出,清澈透明,汩汩流淌,穿流于山石林草之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峰、碧水、绿树、蓝天相映,寺庙点缀其间,环境幽雅,美不胜收,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右玉古景之一。有诗云:紫塞峰高起,混元莫与齐;阁虚通帝座,登险陟天梯;野鸟鸣芳树,清泉绕绿畦;山明兼水秀,不减武陵溪。(清雍正《朔平府志•艺文志》)

如今泉水已被拦截,建起了两座水库。村四周经过多年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林海茫茫,芳草青青,湖光山色,恬静瑰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出县城顺着虎山公路北行20余公里,在马营河村后1公里处,有一条通往樊家窑村新开辟的道路。在快到樊家窑村时,便见西边沟内的两座水库,波光粼粼,碧水清清,各种水鸟此起彼落,竞相欢跃。迎面的唐子山、混元峰苍松叠翠,直达长城脚下。驱车顺路北行到混元峰下,有一条东西向道路,道路北侧,住户家多为石碹窑洞,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直通崖下,看上去虽有些古旧,但更显沧桑。沿着道路向东行200米,到了村中央。只见街心立着一通宽95厘米、高48厘米、厚14厘米的青黑色石碑。上书“得趣台”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潇洒飘逸,入石三分,乃乾隆年间户部官员庆岱游此所提。距碑的北侧不远处,有一个高8米的石砌台基,二亩大小的台基上,瓦砾遍地,这就是混元峰寺院上下院的遗址。据史载,紧靠混元峰崖下,明代建有玉皇阁,飞檐斗拱,脊兽翘角,建筑极其精巧。1650年(清顺治七年),在山西介休商人左明宇的倡导下,众多商人捐资,在玉皇阁南面又筑台修建了真武庙、龙王庙、山门及钟鼓楼,即俗称的下院。1725年(清雍正三年)右玉设朔平府后,首任知府徐荣畴觉得美中不足,遂对侍从曰:“朔平居神京之北,而是峰又居朔郡之北,上应斗极,宜建斗母宫以镇之。”(清《朔平府志•碑记》)于是,他慨然捐资,在下院东北角开始修建斗母宫。后任知府刘士铭续建,并将庙内塑像全部彩绘一新。斗母宫俗称猪娃子庙,供奉着一首六臂的斗母娘娘,脚下卧有一口泥塑母猪,12只猪仔爬在母猪身边,其塑像立意新奇独特,实属罕见。斗母宫建成后,知府刘士铭命人又将原寺庙前水池。牌楼、凉亭、整修一新,并为亭子取名“半亩亭”,亲自题定作跋,刻于牌匾上,悬挂于亭上。至此,混元峰寺庙由庙前建筑、下院、上院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成为当时的一处旅游胜景。可惜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如此美好的寺院被驻杀虎口的日伪军全部拆除。

踏着遗址北行到山崖下,只见石壁上镌刻的“混元峰”三个摩崖造字,字体遒劲洒脱,飘若惊鸿。在字的东西两侧山坳间,有两处奇特的山洞,当地村民称之为真假神仙洞。真洞位于西侧的悬崖下,洞有多深无人探知,据传此洞远通杀虎口旧堡。假洞位于东边山崖下,两个洞口并列,均宽4米,在深处相互贯通。真假洞壁原绘有神话壁画,现已斑驳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