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政办发〔2021〕3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杀虎口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右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右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右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45号)、《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函〔2021〕85号)、《朔州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朔自然资函〔2021〕334号)的要求,为做好我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 “弘扬右玉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科学部署和有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全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坚持遵循自然生态演替规律,突出生态功能,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进行系统性修复、整体性保护,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兼顾生态景观建设,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多干预。
(二)科学规划,找准重点区域
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理要求,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聚焦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有机结合,找准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发挥不足、生态问题突出、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重点区域。
(三)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施策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修复条件,因地制宜,按照保证生态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的次序,充分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修复措施,分类施策,科学施治。
三、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按照上级有关《通知》要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有效衔接省、市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谋划生态保护修复空间总体布局,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重点工程,促进安全、优质、美丽国土构建,科学提出到2025年、2030年、2035年分阶段目标。
四、工作任务
根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开展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工作
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和各类地理空间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基础底图,综合各类自然生态系统调查监测成果和水资源、气象、地质、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数据资料及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成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估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恢复力水平,分析农业、城镇空间地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恢复力水平,分析农业、城镇空间生态系统恢复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潜力,注重分析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相邻或冲突区域生态修复需求。
(二)科学设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
基于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关联性,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增加生态产品服务供给、优化国土空间生态格局、完善生态修复政策制度等方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相关标准,衔接相关规划,按照上下衔接、统分结合、简明科学等原则,科学设定2025年、2030年、2035年分阶段目标,提出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
(三)合理划定生态修复空间
在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区和重要生态治理区,以气候、降水、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格局为根本,以流域、区域等为基础单元,科学划定生态保护修复空间,突出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划定,并明确各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政策,科学谋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
(四)研究谋划生态保护修复空间总体布局
根据调查评价结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格局安排,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演替规律,以流域、区域、水域等为基础单元,以分区形式谋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确定生态修复分区后,按照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划定情况,针对问题识别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区域自然条件,依据生态系统问题分程度分策略因地制宜科学部署分区生态修复任务。针对县域突出的生态问题,要统筹和科学推进生态修复专题研究,充分吸纳专家意见,更高质量支撑服务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
(五)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重点工程
聚焦保护重要生态空间、修复受损国土空间,合理设置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分类型、分区域布局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形成分级完备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库。同时生态修复重点工程要注重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原则性、完整性保护,以问题识别、修复任务和重点区域为指引,与行政边界相结合,确定工程实施范围。
五、工作要求
(一)做好统筹协调。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审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及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务实创新。要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把握生态现状的真实性、修复目标的科学性、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坚持开门编规划,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六、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1年9月底前)
1.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成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规划编制协调小组及规划编制团队和专家咨询组等;
3.落实编制工作经费;
4.基础资料收集、查验核实、咨询论证、相关地区调研;
5.开展专题研究。
(二)规划编制阶段(2021年12月底前)
1.完成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
2.完成规划文本送审稿,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查。
(三)评审报批阶段(2022年3月底前)
完成规划终稿,并提交县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县人民政府要求修改完善后上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备案。成果数据及时入库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衔接。
七、成果要求
(一)总体要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成果应提出统筹和科学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重点工程、时序安排、资金测算、政策措施等。
(二)提交成果
提交成果包括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文本、图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及其他材料等成果等。
八、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
为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提高规划编制工作效率,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成立右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负责审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经费、及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作为联络员,参与规划编制相关工作,视工作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编制进度、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形成工作合力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夯实基础。
(二)突出工作重点
规划编制工作于2021年9月开始,拟定于2022年3月底前完成。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细化任务分工,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规划编制要围绕我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际,确定目标,安排任务,规划布局,力争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突破,编制出符合我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规划。
(三)强化工作保障
编制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要保障规划编制研究经费,保证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系统测算规划编制经费,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落实规划编制经费预算,同时在经费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财经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和预算执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附件:右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关联文档:【图解】关于印发右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