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人民政府

右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04-12 来源: 右玉县民政局

右政办发〔2021〕1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杀虎口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县直各有关单位: 

《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右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2          

(此件公开发布)

 

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政府、市政府工作安排,切实解决我县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控新治旧、标本兼治,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殡葬管理,促进全县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并加快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进移风易俗,倡文明殡葬新风,为共建美丽右玉、共创美好生活增光添色。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对右玉精神的六次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确定的“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市委“123321”工作思路,紧扣共建美丽右玉、共创美好生活“双共双美”发展主题,认真贯彻落实《朔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朔州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朔民发〔2018〕81号)精神,通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和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整治乱埋乱葬等乱象,强化殡葬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监管,积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殡葬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全县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在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中将殡葬基础设施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布局,并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科学规划,采取先易后难、成熟可行的做法,分批建设基本殡葬服务设施。

2.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对于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区分情况,明确重点,讲究方式,做好评估,分类施策、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既要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也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控新治旧,标本兼治。立足当前,整治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检查,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着眼长远,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健全殡葬服务体系,尽快形成殡葬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扎实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我县殡葬领域存在的问题,本着控新治旧的原则,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对辖区内现有的坟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汇总,形成详细的台账,于6月30日前将汇总结果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重点整治以下行为:

1.土葬管理不规范,擅自新建墓地、随意违法占地乱埋乱葬的行为。(牵头部门: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林业局;配合单位:公安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场监督与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部门)

1)对占有国有土地、集体土地自有承包土地进行新建墓地埋葬的行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辖乡(镇)、村按照乡村规划区域实施埋葬并加强监管。

2)对占有国有林地进行埋葬的行为,由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涉林违法案件进行处置;对占有集体林地乱埋乱葬的行为,由县林业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涉林违法案件实施处理。

2.丧葬活动中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文明行为。(牵头部门: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社区服务中心;配合部门: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部门)

3.沿铁路、公路(即国、省、县道)以及高速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重点旅游景区、林区、公园、文物保护区、水库和河流堤坝附近、水源保护区内新建墓地的行为。(牵头部门: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配合单位: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自然资源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公路段、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文化和旅游局、各重点景区等部门)

铁路指准池铁路。

国道指109国道。

省道指211省道。

县道指右卫镇东-后所堡线、威远镇-丁家窑线、胡家村-吴马营线、丁家窑-泉子坡线、右玉县城-威坪堡线、右卫镇-新城镇线、右玉县城-董半川线、二十边-马营河线、七里铺-胡家村线、高墙框-右卫镇线、沿长城旅游公路。

高速公路指大呼高速和右平高速

重点旅游景区指:苍头河景区、杀虎口景区、贺兰山景区、牛心山景区、松涛园景区、小南山景区、杨千河三十二长城景区、右卫镇古城景区、中陵湖景区。

林区指国有林地、集体林地。

文物保护区指宝宁寺、中陵古城遗址、威远墓群、中陵湖景区、三十二长城、右玉城汽车站、威远镇汉墓群保护区、完全桥遗址、威远古城村西城址、右玉清真寺、杀虎堡堡址。

水库指海子湾水库、常门铺水库

4.未经批准私建的殡仪场所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殡仪场所。(牵头部门:民政局;配合部门:新城镇、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消防队电力公司等部门)

5.在城镇街道公共场所(包括物业小区)停放灵柩、搭建灵棚、摆放花圈、游街祭祀等行为。(牵头部门:新城镇、社区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公安局、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园林服务中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部门)

6.不得在县城街道随意摆放经营殡葬用品,有店面的必须在店内经营不得搞“店外店”同时店面要注重广告牌文明用语。(牵头部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合部门:新城镇、社区服务中心、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7.加强道路两旁、旅游景区、林区等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内现有的墓地和老坟地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坟地周围美化、绿化、园林化(牵头部门: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配合部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自然资源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段、林业局、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文化和旅游局、各重点景区等部门

8.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时间重点区域沿街沿道烧纸祭祀活动的管理(牵头部门: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配合部门:应急管理局城市园林服务中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部门

(二)加快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县、乡、村公益性安放(葬)设施要统一规划安排。县城所在地的公益性安放(葬)设施应统筹县城及周边乡村需求,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的公益性安放(葬)设施应统筹周边农村需求,防止重复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前,实现公益性安放(葬)设施全覆盖,每年完成进度20%。

1.积极推进殡仪馆建设。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抓紧办理前期手续,全力争取资金支持,右玉县殡仪馆建设项目进度,力争2021年完成50%建设任务、2022年10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稳步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力争到2022年底前,实现县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整体竣工每年完成进度50%;从2021年起到2023年底前,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全覆盖,每年完成进度35%2025年底前,实现公益性安放(葬)设施村级全覆盖,每年完成进度20%。

)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落实政府提倡的殡葬法规政策,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火葬等生态安葬新风尚,引导民众破除丧葬陋习、更新丧葬观念,逐步形成绿色、生态、节地、文明的殡葬理念。

、工作步骤和进度安排

(一)全面自查扎实整改(4月2日——10月31日)

2021年为全县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年,各级各部门要把推动殡葬改革发展作为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摆上议事日程,统筹兼顾,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联动互动,形成殡葬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各牵头单位对相应的整治目标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责任到人整改落实。

(二)开展督查,调研评估(11月1日——11月30日)

县民政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列出责任清单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联合督查执法等方式,有效解决殡葬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推动殡葬改革发展的合力。同时要积极协调联动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进行反馈,并总结期间形成的经验和做法。

(三)巩固提升,形成机制(12月1日——12月31日)

各相关单位要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做好“回头看”工作,仔细分析在开展该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形成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巩固工作成效,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并长期坚持落实,推动殡葬事业发展。

、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协作,形成整治合力。各乡镇要以正面宣传、说服教育为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方针政策,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要旗帜鲜明反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殡葬新风。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法治、德治、治相结合,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文明殡葬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二)明确责任,密切协作配合。各成员单位要发挥本部门职能,积极开展工作。民政部门要牵头做好专项整治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加强殡葬场所、新建墓地的监管,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发改部门要加强对我县殡仪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及殡葬服务价格制定情况的检查。公安机关要查处丧事活动中违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违法行为。司法部门要加快推进殡葬法规制度完善,做好人民调解等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要依法保障纳入规划的殡葬设施建设用地需求,纠正和查处违法滥占土地、私修乱建坟墓等行为。林业局要依法查处违法占用集体林地乱埋乱葬的行为。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要依法查处违法占用国有林地建坟的行为。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各类殡葬活动中环境污染情况的检查监督。住建部门要加强违规乱设殡仪场所、私搭乱建设施的检查监督。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内违规建墓行为的整治。公路段要依法查处国省干线两侧新建墓地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依法查处殡葬用品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和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违法行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要依法规范沿县城街道随意摆放经营殡葬用品等影响城市容貌的门店。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要依法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建设骨灰存放设施等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强殡葬服务管理风险隐患源头防控,必要时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对突出问题予以清理和查处。

(三)综合施策,确保取得实效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属地管理,加强部门协作,主动履职,既要政府主导推动,部门齐抓共管,更要群众理解支持,社会广泛参与,不断推进殡葬改革进度。民政部门要按照殡葬法规的有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协作、稳步推进,强化责任、加压推进,强化督导、高效推进,确保全面完成殡葬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四)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持续抓好整改深化工作;疏堵结合,稳步推进,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适时对殡葬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通报处罚,并探索建立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强殡葬工作政策解读及舆论引导,主动、适时发声,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诉求。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先进典型,用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干部群众,引导树立厚养薄葬、节地生态、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

 

附件: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

      事业健康发展工作领导组

                        

 

 

附件

 

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工作领导组

 

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一体推进部门联动落地见效特成立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工作领导组

     长:赵一虎    县政府副县长

   长:刘晓真    政协副主席

武振东    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员:辛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海生    新城镇镇长

              庞俊伟    右卫镇镇长

屈伟伟    威远镇镇长

李振贤    元堡子镇镇长    

付生伟    李达窑乡乡长

     高家堡乡乡长   

王国祯    牛心堡乡乡长

王亚鹏    杨千河乡乡长            

            杀虎口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

      杨殿清    县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苏志宏    县民政局局长

范旭昌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许志强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潘志坚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长

卢太平    县发展与改革局局长

刘占彪    县林业局局长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市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局长

高存斌    县司法局局长       

    杨世雄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张继业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

王廷军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

       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场长  

王一强    右玉县公路段段长

柳志奇    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苏志宏同志担任(兼)。

 关联文档:【图解】关于印发右玉县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主办单位:右玉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8022052 网站地图 晋ICP备18001993号-1
网站标识码1406230003 晋公网安备140623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