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政办发[2016]17号
右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右玉县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右玉县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右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5日
右玉县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
方 案
为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右玉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治为主要手段,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搬迁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谁诱发、谁治理”,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单位或个人负责治理的原则;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2016年地质灾害概况
经全面排查,全县境内共有滑坡、崩塌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险点32处,涉及7个乡镇31个行政村455户1881人,其中特重险点10处68户265人,较重险点3处163户693人,一般险点20处224户923人。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乡(镇)政府要依据《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现状以及降雨、洪水、地震等趋势预报,及时编制并发布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段)分布、危害预测、重点防范期、人员避险转移路线、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措施及监测预防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受重大地质灾害威胁急需搬迁避让的,要结合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一并及时实施。
(二)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地质灾害险点的监测,由危险点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厂矿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实行24小时监测值班,重点险区监测任务要落实到人,实行定点、定人、定时监测,每次监测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县国土资源局、水务局(防汛办)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
四、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易发地区
(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全县多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特点看,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自然地质灾害滑坡、黄土崩塌、泥石流等;由煤矿采煤采空引起的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等。
(二)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
1、重点矿山与乡村
我县南部的元堡子镇境内有教场坪、吐儿水、玉岭山、增子坊、南阳坡西等七座煤矿,这些煤矿周边都座落着人口较多的村庄。这些村庄因煤矿采煤采空有地裂缝、地面塌陷,重点加强防范治理避免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县内的高家堡、牛心、威远、右卫、白头里等乡镇,应重点预防因开采石料引发的山体松动、崩塌、滑坡,同时还要预防矿石、矿渣堆积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
2、部分山庄窝铺土窑洞
县境内右卫、威远、杨千河、丁家窑、牛心等乡镇部分边远贫困山村,自然环境差,农民生活贫困,有部分农户至今仍居住在依山傍崖的土窑洞里,每至汛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表滑坡、崩塌,这也是我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3、矿区附近的重点路段
A、虎山线公路元堡子至玉井段,主要预防边坡崩塌、滑坡和采空区形成的地裂缝、地面塌陷。
B、教场坪、辛屯、增子坊三个村,红寺洼两户未搬迁户和玉岭山煤矿生活区均位于采空区上,当前居民住房都不同程度存在裂缝、塌陷等隐患。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负责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部门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矿山企业、学校、景区等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应认真落实责任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加强隐患排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的排查工作,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乡镇、村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对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已经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整,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汛期监测、巡查、值班、报告等制度,密切关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出现险情,要及时以多种方式(电话、手机、短信、敲锣、广播、鸣笛等)通知受威胁的群众,同时速报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迅速撤离受威胁的有关人员,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把宣传培训重点放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知度,提高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为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三)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条例》和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本行政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都要制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实到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要建立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一旦发现险情灾情,及时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大投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本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调(勘)查、宣传、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抢险救灾等防治工作。要配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监测设备等,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费用,直接危及铁路、公路、水利、市政、电力、通讯等设施和学校、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负责。
附件1
右玉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
组 长:句旭山(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范旭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冯智鹏(县政府应急办副主任)
成 员:卢太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旭东(县水利局局长)
王 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建忠(县安监局局长)
李 樑(县公安局副局长)
王 宇(县住建局局长)
王志平(县环保局局长)
郝旭日(县民政局局长)
李国兵(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
肖志义(县气象局副局长)
赵一虎(新城镇镇长)
刘继珍(右卫镇镇长)
唐 贤(威远镇镇长)
郝 义(元堡子镇镇长)
方志纯(高家堡乡乡长)
杨殿清(李达窑乡乡长)
刘 儒(牛心乡乡长)
武海滨(白头里乡乡长)
金 虎(杨千河乡乡长)
李志平(丁家窑乡乡长)
王军芳(杀虎口旅游区管委会主任)
刘凤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刘凤平兼任。
领导组职责:
(1)指挥和协调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临灾应急、抢险救助等重大行动;
(2)发布重大地质灾害三级防控网络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惩治和追究地质灾害中的失职、渎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