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持续推进资助育人,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普惠金融部联合印发的《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指引》(教助中心【2023】16号)、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和山西省教育资助与保障中心关于开展202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的通知(开行晋便函【2023】99号)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助学贷款是有力支撑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为规范我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受理期间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右玉县2023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
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和派驻县教育局纪检巡查组专员担任
成 员: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县教育局办公室有关同志组成。办公室设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兼任,负责具体工作。
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人。在生源地助学贷款现场受理工作中实行县级教育部门领导一线带班指挥制。生源地助学贷款现场受理工作期间,每日由一名局领导在受理现场一线带班指挥。
二、确保“应贷尽贷”
县教育局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坚持“应贷尽贷”与“精准资助”并重基本原则,不设贷款门槛和贷款人数上限,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全覆盖。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特别是要向每位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长讲清楚贷款的申请条件、贷款额度、办理流程及贷款回收等工作,确保“应贷尽贷”。处理好资助和育人的关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三、关口前移,简化认定程序
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站式办理”的原则,受理期间在教育局一楼大厅开通“主任接待专岗”设立政策解读、贷款咨询、资料审核等便民服务平台,确保助学贷款学生、家长只跑一次路办理助学贷款,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通过助学贷款预申请的学生(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孤弃学生、残联认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烈士子女等。2、突发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高中学习阶段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4、经高中阶段学校、县级学生资助机构认定的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需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打印首贷《申请表》学生签字即可办理,未通过预申请的学生,还要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相关内容必须如实填写。如有虚假,要承担相应责任。
四、合理安排受理工作
(一)采取预约受理、错峰受理,为借款学生提供方便,尽量让学生和家长“少跑路”。结合往年受理工作经验和本年受理贷款需求摸底情况,合理安排受理天数,科学设置受理地点和受理窗口、细化对设备数量和软硬件配备的要求,并就秩序维护、咨询答疑、便民服务等措施进行提前筹划和安排。提前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一线工作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必要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人性化服务水平。
(二)受理期间在教育局一楼大厅实行预约登记制度,预约叫号,分批次办理。2023年续贷学生原则上全部线上远程受理,确需现场办理的学生或监护人,有序排队抽取号牌,每天受理60名(上午30名、下午30名),等待叫号,通过叫号,学生按顺序依次进入办理助学贷款办公室进行办理。本地就读首贷学生(以右玉一中、职中毕业学生花名册及预申请名单为准)及其监护人办理时应预约取号,有序排队,每天60名(上午30名、下午30名),通过叫号,学生及监护人按顺序依次进入办理助学贷款办公室进行办理。
(三)贷款办理现场配备常用药品、防暑用品、打印机、电脑等,统筹考虑恶劣天气对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的影响,尽最大可能为贷款学生和家长提供便利。
五、强化服务意识
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是教育部门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要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把群众安全和第一需求作为助贷工作的首要任务。以高质量服务抵消各类突发情况对助学贷款工作带来的影响,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做好贷款工作。
六、开展业务巡查
对于贷款办理高峰期,助学贷款受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业务巡查,及时排查隐患。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受理工作量不匹配、电子化设备跟不上受理进度的,要及时整改,切实保证受理工作科学有序。
七、建立应急机制
要及时跟踪、“会诊”并处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和家长因办理贷款不顺利而出现过激行为的,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对于突发的媒体舆情事件,教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查清问题,第一时间通过相关媒体主动“发声”。严禁出现办理贷款学生或家长扎堆聚集现象,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先收集、审查纸质材料,再安排学生签订合同的方式,引导人群疏散。对于居住地离助学贷款办理点比较远不能当天往返的学生,由教育部门做出妥善安排。
八、加大政策宣传
加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前提。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加大政策宣传,深入高中、中职、初中向毕业班学生发放宣传材料1400多份,并利用网络、QQ群、微信群、户外宣传、显示屏、版面、折页等多种有效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使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及时知晓国家的资助政策。坚持“应贷尽贷”,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使宣传工作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使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影响力,增强助学贷款工作的社会透明度,确保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运行。
九、时间安排
1、贷款受理时间:2023年7月17日--9月25日
2、合同变更时间:2023年7月17日--9月25日
右玉县教育局
2023年7月13日